IE expo 2020第二十一届中国环博会于8月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疫后环保行业的“首展”和“全球最大环保展”,环博会凝聚1,851家环保上下游全产业链知名企业,为73,176名高品质专业观众完整呈现了一场水、固废、大气、土壤、噪声污染治理全产业链盛宴。
面对水资源日渐贫乏,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中,不断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近几月,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要求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弱项,对中长期污水设施规划布局、规模和工艺技术路线方面做出指引;叠加“污水资源化”概念,对环保行业的要求不断提升,业主针对技术与产品的需求和品质也随之提高。
赛诺深感肩负重任,针对环境现状及快速增长的行业市场需求,一直在研发和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推陈出新、服务客户需求、致力于真正的技术革新。
近二十年是我国膜产业的快速发展期,预计2019-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达25.42%。超滤、微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在污水处理、能源电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污水回用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但与海外竞争主体相比,我国的膜企业在生产工艺和材料研发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前,国内膜材料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膜材料的研发与膜制备工艺的选择与过程控制,尤其膜的制备工艺对分离膜的性能十分重要,同样的材料,由于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控制条件,其性能会有很大差异。作为全世界最高端制膜技术,热致相分离制膜工艺产品具有高结晶度,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只有极少数公司掌握热法制膜技术。
2009年,赛诺成功将热致相分离法制膜工艺国产化,并实现热法PVDF超滤膜大规模生产,成为膜行业中年增长率最快的公司。经过不断的尝试,赛诺迭代生产设备,采用更精密的成膜温度控制技术和多级孔径调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使中空纤维外表面急速冷却并迅速形成晶粒,有效抑制了膜外表面的晶核进一步生长,实现了有效分离孔径至0.03微米的跨越。
借助环博会平台,赛诺正式推出超滤新产品——SMT900-P80,该产品在国际尖端的热致相分离法制膜工艺的基础上,再度打破“热法制膜中对于膜丝孔径调节”、“膜组件流体力学分布”两项技术壁垒,实现连续渐变交联海绵体结构,提升孔隙率,对悬浮物、微生物、细菌及病毒具有更加优异去除率;其次外光延续赛诺家族脸谱,呈现功能与视觉的超越,凭借卓越的性能成为需求客户及专业观众关注的焦点。
创新1:高精度分离膜丝
赛诺经过不断的尝试,迭代生产设备,采用更精密的成膜温度控制技术和多级孔径调控技术,使新一代膜丝兼备更卓越的性能:小孔径——有效分离孔径至0.03μm;大通量——纯水通量可达到2000LMH。
创新2:气液两相流分布
根据流体力学结构、膜丝表面气液两相流分布,借助智能物理模拟计算赋予组件更科学、更合理的产品结构,更好的提升膜组件的整体性能,使SMT900-P80组件具有超强耐高压性能,成为全球产水效率最高超滤膜组件之一。
创新3:工程美学构造
外观设计结合工程美学,竖琴纹路作为赛诺家族脸谱,融合了东西方结构美学;端头车毂增强结构,保障长期稳定运行;卡套自连接结构,保障结构稳定,利于项目现场安装;全贴合端头卡套结构,降低运行震动的泄露。
应用案例
赛诺经过近两年在多个项目的并列验证,性能测试:
某海水淡化项目:难点在于海水状况较差,超滤前海水预处理极其简单,海水直接进入大型V型平流沉淀池,冬季水温5-8℃,没有投加任何混凝药剂,即直接作为超滤的进水。新品对比原我们原来的组件产水效率可提高40%;
某煤化工预脱盐水站项目:处理的水源为矿井涌出水和工艺段的反洗排水混合水,其水质变化大,运行通量较高,对比原来的组件新品跨膜压差可降低21%。
综合分析运行数据,SMT900-P80的性能超乎想象:产水效率提升35%、跨膜压差降低20%、药耗减少40%,解决了工业领域水处理综合效率低、设备使用寿命短、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快速增长的行业市场,性能突飞猛进的首发新品,更加高效的新服务模式,三重加持下,赛诺将与与业内同行和上下游之间加强交流,打通盲点断点,并基于赛诺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挑战现状,必然在未来膜产业市场竞争中大放异彩,助推环保行业加快复苏发展。
